汽车行业增速下降是喜是忧?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9月08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人们不断调低对全年的市场预期,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表示担忧。
依笔者之见,自从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以来,随着刺激政策效应的消退,汽车市场增速在逐步回归理性。从现状看, 我国汽车市场回归到较低的增长速度是必然的,毕竟每年新车产销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辆级规模,在这个基数上不可能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笔者认为,增速降下 来并不是坏事,能够反映客观市场需求的增速,远比靠政策刺激出的高增速要好,因为往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容易产生后遗症,不利于汽车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首先,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既透支了市场需求,又使本土企业缺乏足够的时间学习技术,很难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全世 界范围看,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是巨大的资源,特别是私人乘用车消费市场。但资源不是无限的,过度开发会使丰富的资源变得稀有,甚至枯竭。如果盲目追求发展 速度,人为地刺激市场需求,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中国汽车产业以极快的速度做“大”,却没有做“强”。
笔者认为,过快的市场增速,尤其是靠政策刺激出的增速,对我国基础工业,包括汽车工业来说非常不利。从汽车行 业来看,跨国公司具有技术、质量、管理、工艺装备等各方面优势。相比之下,我国本土企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乘用车制造领域,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 还是“小学生”,需要全方位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样,我国基础工业也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以这样薄弱的基础和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如同小孩和成 人赛跑,其结果不言而喻。
从长远来看,合理、适当的市场增速可以使本土企业获得更多学习、掌握技术的时间,积累经验,打造品牌。然而, 在“猪都可以飞起来”的超速增长情况下,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诱惑面前,企业很难停下简单模仿的脚步,潜下心来进行技术消化和创新。此外,汽车工业所需的工艺 装备、特殊原材料、机械及电子元器件也只能采取“拿来主义”政策,从而丧失了拉动我国相关产业同步发展的机会,致使汽车工业的发展长期依赖于跨国公司。比 如,面对政府出台的不断严格的汽车排放、油耗、安全法规,很多本土企业由于缺失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在未来持续发展上将陷于被动。
其次,过快的增速使汽车行业滋生了浮躁心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新车产销大国,与汽车业相关的技术、投资、贸 易、服务业都涌入进来,使汽车产业的地位空前提高。虽然我国还不是汽车强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基础还很薄弱,仍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是“汽车大国”的头衔 却让部分业内人士产生了浮躁心态,丧失了对市场的理性判断,缺乏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认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企业大佬出语惊人,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对其他企业的技术和创新 妄加品头论足,缺乏谦虚的态度和敬畏之心;甚至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盲目乐观,出现了能够快速实现“弯道超车”等说法。此外,在产能投资上,也出现了一拥而 上、盲目扩张的情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大规模生产乘用车的历史还不到30年, 汽车工业还很稚嫩。快速增长的市场造成的盲目自信和乐观,对于我国汽车行业和自主汽车企业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超常规的增速使汽车保有量猛增,给环境、交通带来极大压力,也使汽车成为“众矢之的”。为缓解压力,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限购政策,使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人为地受到了阻碍,使快速扩张的企业不得不面临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
尽管高增速带来了一些“后遗症”,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些年来,通过对外开放,中国汽车业接触到了国外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自主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缩短了与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差距。前些年的快速增长也为本土企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培养了人才,掌握了技术,为 走向汽车强国打下了基础。
在汽车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笔者认为不应过分纠结于汽车总量的增速,而应关注细分市场的动态,分析其原 因,摸清市场规律,从中寻找到持续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消除对政策的心理依赖,学会适应市场气候的冷暖变化,本土企业才能提高自身 抵抗力。
在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我们既看到部分本土企业急功近利的弊端已开始显现,一些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 重新洗牌的情况,也欣喜地看到有的本土企业经过几年的扎实积累,逆势而上,在与跨国公司、合资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展现出了企业实力。这对于促进我国本土汽车 企业优胜劣汰,提高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件好事。
因此,面对汽车行业增速趋缓,笔者认为不必过分担忧。能够客观反映市场需求的增速,无论对自主品牌的成长壮大,还是对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