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SZ)本周颇不平静。
比亚迪跑车撞击事故后,其股价狂泻,曾一度触及涨停板。5月30日,以微涨收盘。
比亚迪自燃事件,只是近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的一个缩影。行业加速突进背后,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分化,渐次暴露。
新能源汽车,大致分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大类型。在技术尚不成熟的纯电动车领域,整车生产企业获得的大量补贴“喂肥”了碳酸锂、锂电池等上游企业,但纯电动车本身却在亏损泥潭中挣扎;而技术成熟的混合动力车(下称混动车)本应是大力推广的板块,由于缺乏政府补贴,也只能在业绩盈亏边缘“暗自神伤”。
记者统计,杉杉股份(600884.SH)、天齐锂业(002466.SZ)、路翔股份(002192.SZ)等涉“锂”上市公司,普遍从新能源政策重点扶持纯电动车中受益;比亚迪的纯电动整车业务至今未盈利;科力远(600478.SH)、中炬高新(600872.SH)等公司则依然在混合动力电池领域挣扎或者退出。
“混动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步骤。”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教授直言,纯电动车目前存在着核心技术无法突破、电池续驶里程和使用寿命不长、车辆售价普遍偏高等现实问题,短期难成主流。
纯电动“冰火两重天”
从“新能源汽车元年”,即2008年算起,到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迈向了第五个年头。今年4月,出台时间曾被推迟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获得通过,纯电动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
与此相应,国家对个人购买纯电动车给予6万元/台的补贴。政策扶持效应之下,A股上市公司纷纷进军纯电动车及其配套产业。
记者统计发现,A股目前涉足纯电动车及锂电池、碳酸锂、磷酸铁锂等产业上游的上市公司有20多家,不过,政策“雨露”并非惠及所有企业:电动整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通过锂电池等采购大量转移支付给了上游配套企业,自己却被电池安全性差、充电设施不完善所累,在亏损中苦苦挣扎。
以杉杉股份为例,这家起家于服装生产的上市公司在数年前转战锂电行业,目前已有湖南杉杉、宁波杉杉等十多家与锂电池相关的子公司,产品覆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锂电池所有环节,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
财报显示,2011年,杉杉股份锂电材料业务营收11.57亿元,净利润6774万元,其中负极材料、电解液分别实现净利5863万元、1527万元。公司锂电材料毛利率为23%,同比增加近3个百分点。
“像杉杉这样的锂电全产业链企业,对下游纯电动整车厂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变相攫取了国家给予整车厂商的部分补贴。”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如是分析。
上一篇:新政猛药起底淡市压力考药效
下一篇:自主品牌渠道管理随意性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