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5年内会死掉一半?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8月22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不出5年,中国的自主品牌将死掉一半。
这是本月中旬长安汽车的党委书记朱荣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所发表的观点。老实说,类似的观点,这些年实在是见了不少,只是由于近来自主品牌的现状普遍不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唯一一家逆市而上的车企——长安汽车的主要高管,老朱同志如是说法,就格外能够触动痛点引发关注。
不过若是真如朱书记的所言,5年之内中国的自主品牌会死掉一半,非但不是什么坏事,反到是一件利国利民有利行业的大好事。
产业集中度过低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特别自主品牌汽车的一大症结。我们的自主车企数量多,品牌更多,但普遍实力不强,特别是游走在最低端的一些车企,不仅规模小,市场容量也小,更是毫无品牌影响力可言。而这种产业分散、品牌杂而弱的现状,无形中对中国汽车产业资源形成了浪费。而那些散而弱的边缘自主品牌,其对手又恰恰是也是自主品牌,因此客观上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像长安这样的自主品牌龙头车企的健康发展。但若是咱们的朱书记预言成真,让那些弱小的自主品牌死掉一半,或者是将它们兼并整合,这对于提高产业集中度,重新合理优化分配资源,都有着莫大的意义。如果那样,中国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都将在现有基础上前进一大步,至少,对于像长安这样的企业绝对是件大好事。
但是目前看来,要实现这一愿望并不是容易的事。那些看似弱势的自主品牌在短期内,至少5年内,不会大面积地死掉,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死掉。
首先是地方政府“不让死”。
每一个地方的车企,不论它是国企还是民企,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后台老板”,也就是地方政府。许多弱势的自主车企虽不大,但是对于当地经济而言,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干骨龙头,关系到政府的GDP数字,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饭碗,关系到整个地区汽车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更重要地说关乎地方官员的政绩。因此,即使这家企业这个品牌在全国行业内再弱势,再没出息,对其生死,地方政府都是不能眼睁睁坐视不管的。事实证明,他们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死”,为其输血打气,牵头引入优势资源,搞定银行贷款,极力保护本地车企的生存。
第二,现有的产业体系使其“不会死”。
在一家边缘而弱势的自主整车企业背后,往往还生存着一群同样边缘弱势的零部件企业。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零部件供应链处于上游,其集群规模也将直接影响整车车企的生存状况和规模。我国存在着大量草根汽车零部件企业,多而散,却几乎都能以低质低价的方式苟延残喘,尽管在关键零部件方面还缺少强有力的产品,但是其小而全的模式,依然能够哺育整车企业的发展。因此,只要有现有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那些弱势车企也就“不会死”。
第三,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不能死”。
众多三四线城市,甚至更边缘的市场,是自主品牌特别是边缘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与一线大城市消费者看重品牌不同,在这些相对低端的市场,消费者并不那么重视品牌的概念,而更看重性价比。中国人其实不怎么懂车,其实对“性价比”中的“性”常常搞不太懂,但“价”却总归是识得的,因此,“性价比”往往也就成了“比价格”,反正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是首次购车,开车也分不出个好坏来。因此那些自主品牌低价优配的优势,也就将显露出来。譬如,重庆的某家新晋自主车企,居然能把一款A级SUV做到5万左右,配置也着实不低,试问哪个合资品牌或是龙头自主车企能做得到?产品和价格两不误,自然也就不乏的市场空间了。有了市场空间,有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品牌,自然也就“不能死”了。
综上所述,从地方政府支持和产业链支撑,到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中国始终有小品牌滋生和发展的土壤。不论是“不让死”、“不会死”还是“不能死”,总是,即使是落魄如东南、昌河,边缘如川汽、黄海,也都不是那轻易会死的。当然,你也可以质问说:东南、昌河之流不是已经被整合了吗?呵呵,整合?又说笑话了吧。是的,的确是过继了一个新东家,但你说昌河是北汽的?还是江西省的?东南是东风的?还是福建省的?没错,政府才是大老板,所以嘛,是死不了滴!
其实死不了也没什么,反正咱那坑全家的A股市场不也是有着大量的ST和PT死不了嘛,有啥大不了的,就这么凑合着过呗。
唉,言尽于些,洗洗,睡了。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